top of page

化学武器:新型毒剂

科学技术的进步,无疑会对化学战的攻和防两个方面都产生影响,但历史经验告诉我们,进攻要比防御更为简单,因为防御往往是被动的一方。而如果以同等的力量进行研究,进攻技术的进展也要比防御技术的进展更大也更快。所以通常的情况是,武器的进步在不断地打破攻防的平衡,从而给进攻一方带来好处。最典型的例子就是一战,一开始,肺刺激剂给无防护的一方造成了巨大损失,而当防毒面具刚刚完善之后,皮肤糜烂剂芥子气又出现了,使防护的一方再度陷入被动。即使到了现在,对于芥子气毒伤的治疗以及梭曼的防治等,也仍然是没有解决的问题。而另一方面,目前一些基础学科所面临的重大突破,都首先可能使化学武器得到质的飞跃。另外,化学武器的研究特点在于它和民用研究及生产紧密地结合在一起,可以说,几乎所有重要的化学毒剂,无一不是在民用研究过程中被偶然发现的。而对于其他一些新型毒剂和分散技术的改进来说,它们又都和生命科学、分子生物学、农药、药物、气象、气溶胶物理等和平研究密不可分。所以,不管有多么严格的国际条约,也都无法禁止这些民用研究的进行,而这些研究成果又能很自然地被用于化学战技术。下面我们就来看一看科学技术的进步,已经和将要对化学武器的发展产生怎样巨大的影响。


纵观历史,化学毒剂的发展大体经历过两次质的飞跃。一次是从现成的工业品,如氯气、光气等,发展到专用毒剂芥子气,芥子气一出现,便迅速打破了战场上的攻防平衡。不过,虽然芥子气具有攻击皮肤的特点,使人防不胜防,但它的毒性较低,且分散困难,所以其综合性能与光气等仍属于同一档次,在习惯上,它们被统称为第一代毒剂。


毒剂第二次质的飞跃则发生在上世纪二三十年代,标志性事件便是有机磷神经性毒剂的出现,它们也被称为第二代毒剂。与第一代毒剂相比,第二代毒剂具有一些明显的优点。一是毒性剧烈,作用迅速,其毒性比光气高1-2个数量级,中毒后几分钟内即可死亡。二是理化性质优良,这使得它们适于在不同战术场合以及分散成各种战斗状态时使用。三是中毒途径广泛,既可吸入中毒,又能通过皮肤中毒。所以,第二代毒剂被认为是当今化学武库中的王牌。

那么下一代即第三代毒剂,将具有哪些特点呢?根据专家的意见,第三代毒剂应该具备四大特点。


首先就是毒性更高。世界著名化学战问题专家、英国教授J.P.罗宾逊认为,新一代毒剂应当比剧毒的有机磷毒剂的毒性高出30-300倍,在战场浓度下吸一口直接玩儿完,敌方根本来不及佩戴防毒面具。目前,小鼠半数致死量小于1mg/kg的毒剂被称为剧毒性毒剂,比如沙林、比如VX,它们的小鼠半数致死量分别为0.42mg/kg和0.05mg/kg。那么第三代毒剂的小鼠半数致死量将小于10μg/kg,这被称为超剧毒性毒剂,所以未来的第三代毒剂应当是超剧毒的。


第二个特点是难防难治。目前,人们对有机磷毒剂的作用机制,已经研究的十分深入了,自然也出现了一些十分有效的抗毒药和解毒药。在这样的条件下,不仅很多中毒者可以被救治,而且还可以先用药以预防中毒,这就大大降低了有机磷毒剂的杀伤威力。而第三代毒剂将有着不同于有机磷毒剂的作用机制,使现有的防治措施全部失效。


第三个特点是中毒途径多样。现在有机磷神经毒剂可以通过呼吸和皮肤中毒,那么第三代毒剂还能开发出什么新途径呢?那就是穿透现有的防护器材,比如说穿透面具或破坏防毒面具的滤毒罐。

第四个特点是更加便于军民结合。如果新一代毒剂能同时具有和平用途,或其生产原料及工艺,能与一般化学工业、医药工业、农药工业等很好地结合,那么就会既有利于随时大规模提供毒剂产品以满足化学战需要,也更有利于保密和隐蔽,给国际核查造成巨大困难。


那么综合以上特点,到底什么东西会成为第三代毒剂呢?目前学界公认为天然毒物。可以说到目前为止,有机磷神经性毒剂基本上就代表了合成毒物毒性的极限,想要超越是极其困难的,而在天然毒物中,有许多毒物的毒性都远远高于神经性毒剂。比如肉毒杆菌毒素的小鼠半数致死量仅为0.001-0.003μg/kg。除此之外,像是破伤风毒素、眼镜蛇毒素、白喉杆菌毒素、蓖麻毒素、砂岩海葵毒素、刺尾鱼毒素、西加毒素、箭毒蛙毒素、河豚毒素、海藻毒素等,其小鼠半数致死量都在每千克10微克以下,达到了超剧毒的标准。


其次,许多天然毒物的作用机制,都完全不同于有机磷毒剂,研究表明,它们多是与神经细胞膜的表面相互作用,它们或是改变生物膜对钙、钠、钾等离子的通透性,或是直接改变膜上酶系统的活性,或是改变生物膜本身的物理特性以及膜的兴奋性等,这些作用都将对生命过程产生严重影响。这也正是某些天然毒物的毒性如此剧烈的原因所在。


可见目前来看,天然毒物至少满足了第三代毒剂的两个特点,所以新一代的毒剂,很可能是一些生物来源的有毒物质。那么这些毒物是否要被列入生物战剂的范畴呢?其实不是。由于它们不是活的生物体,自身也不具有繁殖和传染的能力,所以仍属于化学毒剂的范畴。这类毒剂可以被称为生物化学毒剂,或简称为生化毒剂。它们可以是天然毒物或毒素本身,也可以是简化了的天然毒物模拟物,或是天然毒物的活性碎片,也可能是人工设计合成的天然毒物的类似物及仿制品。毫无疑问,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已使这类生化毒剂的出现,有了现实的可能性。


当然了目前来看,生化毒剂还面临着一些现实困难,比如毒性极高的肉毒杆菌毒素,它最大的缺点就是在自然环境的阳光和空气作用下,非常容易失活,所以它的实际威力仅与有机磷毒剂相当。其他的天然毒素也面临着或多或少的问题,但技术一直在发展,特别是驱动武器不断升级的人性,我们还看不到有改变的苗头,所以有理由相信,超剧毒的生化毒剂的出现是历史的必然,甚至有人认为,第三代毒剂的研究现在就已经到了突破的边缘。


化学武器,毫无疑问是现代工业与科技的产物,在科技不断发展的背景之下,我想完全消除化学武器的威胁是不现实的,所幸的是,至少目前,化学武器只是人类文明的天空中一小片乌云罢了,我们能否阻止这片乌云化作狂风暴雨,这或许是对每一个人智慧的考验。但我相信,黑暗总以夜的名义,妄图将所有多彩吞噬,但阳光真正的善意,即便赶来不及,也早已亮在智者的心底。

最新文章

查看全部
“等你好了再见”

武汉市中心医院,一个你并不熟悉的地方,但是这里有你们熟悉的名字:李文亮(已逝)、梅仲明(已逝)、江学庆(已逝)、朱和平(已逝),这几天胡卫锋和易凡也走进了我们的视线。他们都是这里的医生,都因为职业暴露而经历生死,只是有人成为了先驱,有人活了下来。疼痛科主任蔡毅曾发文称,“和...

 
 
 
2019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小百科

2019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(COVID-19)是由一种新型冠状病毒(SARS-CoV-2)感染而产生的疾病。最初于2019年12月报告于中国武汉市。临床症状和体征主要是发热,少数病人呼吸困难,胸片呈双肺浸润性病灶,严重可以引起呼吸衰竭,导致患者死亡。中国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...

 
 
 
要想身体好,脾胃应该保

五脏不仅对应五行,还对应四季,顺应自然规律,人的生老病死,一切生理现象都是元气运行的结果。 中医先师黄元御提出的元气圈理论,区别于历代其他医生,这也是他被称为一代宗师的原因,在他多年的行医过程中,基本上可以做到药到病除。...

 
 
 

Comments


陆浩文医话漫聊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      Copyright © 2025

转载本站任何内容都务必注明出处,侵权必究

bottom of page